網站地圖
逢甲大學

首頁

deco

成立宗旨-積體電路電磁相容研究發展中心

隨者經濟市場全球化、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高漲、數位電子的高速化,以及通訊系統電子設計應用的高頻化與寬頻化趨勢,電磁雜訊干擾已經不只是消費者再使用時對自己安全的疑慮,他同時也已經成為產品設計與製程品質的優劣考量;電磁相容(EMC)問題在電子、資訊、醫工、半導體、電機、汽車、通訊、光電等各類產品不斷運用新科技推陳出新之下,隨者微電子甚至奈米科技微小化系統的發展,同時也在各國政府的積極制定相關規範進行管制,使電器產品必須符合測試與驗證等非關稅貿易的障礙之下,更突顯EMC相關標準資訊,驗證程序、以及偵錯與設計技術的重要性與時效性。此外在積體電路(IC)的設計過程中,IC本身的電磁干擾也是設計者本身就必須解決的問題,否則會造成IC的不穩定,可說是IC能否開發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
另一方面國際對於電磁相容性的管理過程與歷史,可以依各種產品的系統完整性歸納為三個階段,逐步由系統外部的電磁環境往上追溯至最終的電磁干擾雜訊源:IC元件的電流-電壓(I-V)對時間變化特性。即第一階段:完整電子電氣系統(如資訊類產品、家電類產品、廣播接收機類產品、照明燈具類產品、電器軌道車輛、工科醫產品等);第二階段:電子模組與子系統產品(如網路卡、光碟機、顯示卡、汽車電子零件等);與第三階段:單獨之電子元件、晶片系統(SoC)、系統及封裝(SiP)與IC。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之模組化EMC檢驗以確保最終系統產品的EMC符合性,而第三階段的SoC、SiP與ICEMC認證即將於全球開始發展。再加上目前國家政策相當注重這種趨勢的發展,因此現在正式成立本中心的適當時機。本中心將以EMC認證業務、實務探討、推廣教育、理論研究為四大發展主軸。致力於探討ICEMC先進標準的發展、實務的應用、及其理論研究,進而透過產學與官學合作的方式,發展相關的技術,使得實務與理論運用相互結合,藉此提升學術研究的水準,並提供EMC相關產業的認證。本中心以逢甲大學相關學系之優良師資及研究為主,結合台灣地區的研發能量,互相搭配進行官學或產學合作。

因此本中心設置之後可即時參予正在建構中之相關技術的轉移,並奠定台灣第一的基礎。在運作上,爲了以最低之風險評估開始,初期將尋求和標準檢驗局合作,建立指標性的技術、對於中長期而言,由於ICEMC相關的法規、技術、與服務方面,如IC或元件(Device)的電磁模型(EM modeling)分析與模擬、ICEMC的量測感應器(sensor)、以及ICEMC的量測平台、先進橫向電磁暗室/兆赫橫向電磁暗室(TEM/GTEM cell)的設計、系統軟體的開發……等,仍有相當多的關鍵技術及困難有待突破。因此,可藉由需求面聚集研發焦點,發展獨特的關鍵技術,未來此領域可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,並藉此支援產業界在此方面的技術或人力的需求。